2021年10月 / 马哥(Marlin)整理
作者:国仁秀
性别:女
年龄:37岁
工作单位: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
采访时间:不详
采访地点:不详
约稿者:刘晨
生命的最后阶段
他,34岁,是某市公安局的副局长,一位七岁男孩的父亲,一位身患胃癌四期合并大量腹水的病人。那天,清瘦苍白的他坐着轮椅入院,接诊时,他萎靡的神态、苍白的脸、隆起的腹部,立刻让我意识到他是一位重症患者。安排床位、叫医生、遵医嘱迅速抽血、输液……等一切妥当,他才渐渐有了精气神儿。
他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,和他的妻一起视我为朋友,他说,忙于工作,偶尔的胃部不适、疼痛,从没当回事儿,直到迅速消瘦、腹部胀痛才去就诊,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,来京看病就是最后的选择了。出于职业习惯和临床经验,我忙安慰他说,我们这儿是全国最好的肿瘤医院,好多腹水的患者经过治疗,腹水都得到了控制,您放宽心,配合医生,咱们先治疗腹水,等腹水控制了,您也就舒服了,逐渐能吃饭了,体能上来再做全身化疗,一点一点地来,会好起来的。他勉强地笑了。
后来做PICC置管行静脉营养,做腹腔置管引流腹水、腹腔灌注、腹腔化疗,他坚强地尽量吃饭,腹水引流后偶尔的舒适时间,他在妻子的搀扶下在走廊上尽量散步,我知道他在努力地配合着治疗;不幸的是,腹腔化疗毫无效果,腹水仍在边引流边治疗边快速地生长着。后来他出现了肠梗阻,为了缓解梗阻带来的恶心呕吐,我们不得已为他留置了胃管,接上了负压吸引。看着他妻子一直红肿的眼睛,他痛苦得不能平卧的身体,在他床旁的我常常不知道如何面对,如何安慰。我深深地内疚于入院时对他的承诺,只是尽我们所能让他清洁舒适。
他看出了我的窘迫,他说自己能够面对,从被诊断为肿瘤的那一刻起,就想给年幼的儿子写点什么。我给他拿来了日记本和笔,表示了对他这一想法的支持。从此后他在病床上变换着姿势找寻着最舒服的体位写着日记,坚持不了一会儿,累了,趴一会儿,又继续写。深爱着他的妻子看他那么辛苦,总是劝他别写了,他说时间不多了,他要让儿子知道爱他的爸爸有着怎样的一生,让儿子知道爸爸的一生很短暂却很充实,用有限的文字教会儿子无限的为人道理……
他越来越虚弱,病情越来越重,随着病情的进展,医生建议他做细胞免疫治疗,说有可能会减缓腹水的生长,并且副反应较小,但DC细胞培养需要七到十天的时间,他的妻子力劝他做这一治疗,他一直摇头拒绝。在病房的走廊上抽泣的妻子拉着我的手说,国护士,他最信赖你,请你劝劝他吧,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试试。走进病房,我轻轻地给他换着鼻翼上粘贴胃管的胶布,他虚弱地睁开眼,无力地说,我想回家,看看儿子,看看我的兄弟姐妹、亲朋好友,如果晚了,也许就没有机会和他们说再见了。我握着他毫无血色的手,对他的想法表示了支持。
接下来,我们医生开了出院单,他悲痛的妻子从家乡医院叫了救护车,而我为他准备了维护置管所需要的各种卫材,写了护理上要注意的事项等等。后来,他的妻子来了电话,说他走得很平静……
作者感悟
在肿瘤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十余年中,我接触了各种不同性格的病人。有的过度焦虑,一点儿不舒适就怀疑肿瘤进展或转移;有的抱怨,总是反复诉说最初就诊的医院耽误了他的治疗;有的灰心,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……而这位病人,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是那样坦然地准备着、计划着、总结着生命中的点点滴滴,给相爱的家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,让伟大的父爱无限延伸……在后来的护理工作中,我经常给我所护理的病人举他的例子,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。人的一生或短或长,重要的是生命旅途中的风景,我们该珍惜的是现在,而不是抱怨过去或忧患将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