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亡如此多情

2021年10月 / 马哥(Marlin)整理

口述者:陆宇晗
性别:女
年龄:38岁
工作单位: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
采访时间:2012年12月5日
采访地点:北京大学肿瘤医院
整理者:王志聪

无题

他患小肠间质瘤,治疗了三年,因病情进展住进我们病房。有天晚上,他邻床的病人去世了,他很害怕,就跑到换药室躺了一夜。第二天说什么也不肯回病房,他爱人帮他从病房拿水杯都不让,说怕带过来不干净的东西。

我去看他。他说:“我信佛,给他(临床病人)祈祷超度好几天了。他是个好人,能上天堂,能去极乐世界。” 我说:“你看他挺受罪的,走了也算解脱了,有你的超度他到天堂也会保佑你的。”然后开玩笑说:“你要是走了,也能去。”他便来了兴致,跟我说佛学的事情。他相信生命轮回,说:“如果别人对你不好,别生气,那是你前世欠的债……”我继续顺着他说,“人没有什么出生死亡,就是在不同阶段,看你怎么理解,重要是把每一个阶段过好。”引导他不要把死亡看成终结。然后,我说起自己在大学时作为学生会干部时,抬过自杀的同学的尸体。当时不怕,但是后怕……这一个小时里,我们谈别人的死亡如寻常事,他却不愿意谈及自己。

几天后,他病重,住进另外楼层的高干病房。肠管扩张可疑穿孔、肿瘤破溃合并腹腔感染,医生建议手术。因为他脾气暴躁,老跟医生护士发火,我就去看看他。

走进房间,他一听见我的声音就招手,笑着、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:“护士长,你怎么也不来看我!你说你专门研究宗教和死亡教育,我还想跟你聊聊呢!”进来之前我想了好几种话题开头,没想到他却期待着我的到来,有话要对我讲。

他满脸的焦虑说:“我紧张。”“为什么?”“我害怕手术,不知道能不能把大肿瘤拿下来?”我说:“您这病灶长了不是一天半天了,能不能切下来要手术中看,现在手术是为了缓解肠管扩张,预防穿孔,留一个引流管,不是太大的手术。别太紧张,放松点儿。”他说:“我家老的很老,小的要考初中。我父母还不知道我的病,一直没让他们来北京。”我就劝他,“不告诉不合适啊,毕竟是你父母。你可以先说生病住院了,让他们有心理准备。趁现在你状态还好,先让他们过来看看,然后再送他们回去也行。早见比晚见好,不是吗?”“我还年轻,正是事业刚起步、有发展的时候啊。”我就给他举其他人的例子,“你想,地震、车祸什么的都算意外死亡,还有十几岁的孩子得晚期肿瘤,这些每天都会发生。况且你得病也与你争强好胜有关啊,所有人都不能预知自己。你想做的都做到了,已经是成功人士了。现在,你的肿瘤要破了,这个手术的目的是避免腹腔感染,如果你不做,可能会很严重的。”他说:“那我做完手术,你得来看我,给我指导指导伤口护理什么的。”“那没问题,我一定来。”我要走了,他说:“你要为我祈祷呀。”我说:“一定!”我感觉到他的恐惧和依赖。

他爱人跟我出了门,还在担心手术。我说:“我们都希望好的结果,可是有时候不是我们人力所能为的,如果你坚持认为他能好,那等手术回来,假如状况更糟,你没有心理准备,又如何面对?你都不能面对,关键时刻又怎么帮助他面对?有多少病人不知道病情,在疾病迅速进展的时候应对不来,出现烦躁、绝望、甚至谵妄[谵妄,由高热、中毒以及其他疾患而引起意识模糊、短时间内精神错乱的症状,如说胡话、不认识熟人等。——编者注],那种精神痛苦才更可怕。”她又想起什么,说:“其实,他昨天也交代了些,说如果他不行了,让我给父母多留点钱,给他们养老,三个哥哥不富裕,别指望。我没让他说下去”。我说,“以后如果他说这些,你千万别拦着,让他说,如果这次手术顺利,咱们幸运闯关,就好好活着,如果不顺利,也提前做了准备。凡事要做两手准备,好人尚须如此,何况病人!”她信了我的话。希望我的引导能让她帮助病人接受和面对当前的疾病状况,作好必要的准备。

两天后,我来到重症监护病房看他。他做完手术,脸色苍白得很,手被各种管路固定着,身上也插满了管子。我叫醒他,他努力睁开眼睛,点头示意我把他嘴里的湿纱布拿开,低声说:“没切掉瘤子。”我说:“我那天就说了,能拿早就拿掉了,不会等到今天。好在这次手术顺利,引流出渗液,避免了急腹症发生,还能活下去。”他虽有些许失望,但是能够接受。

四天后,他回到高干病房。

见我来了,他有点儿哽咽,眼角有泪。

他情绪很低落,喃喃地说,“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?”

我说:“你想说的结果指什么?如果是死,那是每个人的归宿,生命虽有长短,但结果都是一样的。你要说这病的结果,其实很多病,包括癌症、艾滋、免疫病都是不能治愈的,得了这些病,做最好的治疗的同时,也该做好最坏的打算,这样疾病进展的时候你才有心理准备,才能够面对和接受,你说呢?”

他说:“我不甘心呐!”

我说:“是呀,你上有老、下有小,事业正值高峰,搁谁也不甘心,可是有很多比你更‘背’的人。那些意外丧生的人都没有机会抗争,那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,还没来得及孝顺父母,还没开始新生活就结束了,他们不是也得面对吗?他们的父母也得面对。”

他不语,我继续说:“很多时候我们改变不了事实,就得改变对待事实的态度,如果回避、否认事实,你就必然焦虑、恐惧、烦躁不安,倒不如乐观、顺应、从容地对待,可能病情还能稳定。这就好像半杯水,悲观的人看空了一半,乐观的人看满了一半。”

我说,“我看了一本书,讲给你,《最后的演讲》[《最后的演讲》作者兰迪·鲍许是大学教授,在确诊罹患胰腺癌后应学校邀请面向全校师生作了“最后的演讲”,演讲广受好评并在互联网热播,后据此出版同名书。——编者注],主人公和你一样的年纪,患了胰腺癌,他在书中说,我的肿瘤就像房间里的大象,我不能视而不见,要面对。他在诊断后做了诸多安排,《最后的演讲》是他留给三个孩子最好的礼物……”

他听得很认真。

临走时,他说:“护士长,你今天说的话对我太有用了,有空你再来,多跟我说说。”

交流很顺利,希望我的话对他能有所帮助,帮助他找到心灵的平静,感恩惜福,过好有限生命的每一天,给亲人留下美好的回忆。

一周以后,我又去看他。

他正躺在床上看书,见我来了很高兴,说,“护士长,您可来了。”

我说:“听说您最近不错,病情也稳定,情绪也好,护士们都反映你不发脾气了。”他说:“我上网订了《最后的演讲》那本书,看了,挺好,那教授发表演讲后没多久就去世了。我知道我现在只能面对,心情倒好些了。”

我说:“你能够接受、能够面对,就能够理清思路,心情自然就会平静下来,身体状态自然协调起来,病情也就可能稳定住了,现在你的状态较我上次来可是好多了。”

他又拿出一本《秘密》送给我,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运用思想、感恩、微笑等去追求幸福实现愿望的,我收下了。

他说:“受你的启发,上周四我爱人过生日,我提前准备了礼物,藏在床头上方的柜子里,还让人送来一束玫瑰花,给了她一个惊喜。还给你们护士备了一些小礼物,找你,可惜不在。我爱人平时节俭,不舍得花钱,我也没好好给她过过生日,这算补偿吧,以后怕没有机会了……”听着让人心酸,却也倍感欣慰。

三周后,他安详离世。他爱人来告别,感谢我们在她先生生命最后阶段给他的关怀和辅导,她说每每想起那次生日都会热泪盈眶,她会永远记得。

口述者感悟

目睹了许许多多令人心痛的场面,倾听了许许多多让人遗憾的故事,我常常想,在病人终末阶段,如果我们仍然把死亡当做疾病去治疗和征服,结果是不是病人想要的,又是不是我们真正期望看到的呢?这一阶段的病人到底最需要什么,我认为,是身体上的舒适、心灵上的安宁!

整理者手记

陆老师1996年大学毕业,开始在中西医结合病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。这个病房里,大部分是癌症晚期病人,并且疼痛的病人很多。工作几年后,有一个读在职研究生的机会,陆老师选择了癌症疼痛的专科护理这一课题。在这期间,通过与疼痛病人和终末期病人的沟通和交流,陆老师发现他们还有比肉体更深的痛苦——精神上的绝望。于是陆老师主动接近他们,理解他们的痛苦,帮助他们完成现实可及的心愿,努力让每一个不完整的故事有一个完满的结局。文中,就是一个让她记忆最深刻的患者。

陆老师是面带微笑说完整个故事的。面对死亡,她总是面带微笑。正是这份微笑,给予了临终患者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坚定信心。

返回